在黑龙江省黑河口岸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人员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并宣讲法律知识。本版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在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涉外矛调中心,工作人员为外籍消费者普及法律知识。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务区乌鲁木齐仲裁委当事人等候区,当事人向办案秘书做咨询。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天保镇司法所工作人员在涉外企业,对越南籍人员开展普法宣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涉外法治建设”。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中国边境口岸积极开展涉外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以法治化手段及时协调解决双边贸易和人员往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
前不久,本报走进五个边境省(区、市),看各地如何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推进涉外法治建设,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
黑龙江省
“法律明白人”让涉外法律问题更明白
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在涉外法律服务中总有“法律明白人”的身影。
2024年,在黑龙江黑河市,俄方一位司机驾驶重型货车与中方一辆小型机动车相撞,造成中方车辆一定程度损坏,自己驾驶的重型货车无碍,且并无人员受伤。经交警部门认定,当事人双方负同等责任。但关于如何赔偿,双方当事人争执不下。
黑河市司法局了解情况后,主动与处理该起事故的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爱辉大队进行对接,并委派黑河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和辖区“法律明白人”进行调解。经过调解得知,原来是俄方司机担心中方在交通执法时可能存在偏袒,怕自己受到不公平处理,以及不清楚后续是否还会有其他麻烦。调解员明确表态并承诺立刻解决后,俄方司机当场支付了自己应付的赔偿款,之后顺利回国。
像这样的案例,在黑龙江非常普遍。在黑龙江哈尔滨、黑河、绥芬河等多地,“法律明白人”已经成为涉外法治中重要的参与者。
近年来,黑龙江省司法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为“一带一路”律师联盟贡献龙江力量,扎实推进涉外法治建设工作,努力打造涉俄法律服务新高地。
比如,加快打造哈尔滨、黑河、绥芬河三个涉外法律服务集聚地,推动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开展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和国际一流仲裁队伍建设;组建公共法律服务团队进驻第八届中俄博览会,提供全时空、全业务、多语种的“面对面”“线连线”“键对键”法律服务,共解答法律咨询6477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成功举行“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哈尔滨代表处成立仪式等。
2024年4月25日,黑龙江省司法厅出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若干措施》,内容涵盖立法、执法、普法、法律服务和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在立法方面,加强具有涉外因素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草案的合法性审查工作,为高水平开放提供制度保障;在执法方面,督促指导行政执法单位探索实行“监督+服务”工作模式,规范涉外企业执法监督方式,引导涉外企业主动加强合规管理,不断优化涉外企业发展环境;在普法方面,依托黑河市对俄交流区位优势,探索打造涉外法治宣传教育试点新模式,编制发放中俄双语版法律知识问答,持续推进沿边法治文化长廊建设;在法律服务方面,提出了建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等一系列具体举措。
内蒙古自治区
“法治乌兰牧骑”走边疆
乌兰牧骑是内蒙古的名片之一。如今,在涉外法治领域,一支“法治乌兰牧骑”正活跃在祖国的北疆。
2024年7月23日,内蒙古自治区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北疆普法万里行”主题活动在满洲里启动,“法治乌兰牧骑”表演了《守望北疆》《历史的声音》《我爱满洲里》等节目。根据安排,内蒙古7个边境盟市、20个边境旗市区、400余家普法责任单位在4200多公里边境线上同步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将法律知识送到人民群众身边。
为做好涉外法治宣传,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厅作出诸多探索。
比如“法律七进”活动。广泛组织开展法治宣传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活动,重点针对驻边部队、边境农牧民、出入境人员等群体开展法治宣传以及法律咨询服务。举办“法润草原—边关行”“法治乌兰牧骑走边疆”等法治宣传活动,覆盖19个边境旗县市14个边境口岸,实现送法进边疆不落一处。
又如打造涉外法治宣传阵地。围绕建设向北开放中俄蒙合作先导区,利用机场、口岸、海关、国门等场所,开展出入境管理、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外汇管理等涉外法治宣传,引导外国人和中国公民用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全力护航“一带一路”建设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同时,还要统筹汇聚涉外法治宣传力量。推动自治区党委外事办、检察院、教育厅、公安厅、商务厅、文旅厅等部门单位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进陆地国界法宣传月、“沿边口岸检查统一行动”“法律宣传从国门开始”等主题普法活动。
事实上,今天的内蒙古涉外法治宣传,已经有了四支队伍——涉外普法讲师团、涉外法治宣传服务队、涉外纠纷调解宣传员、涉外“法治乌兰牧骑”轻骑兵。此外,还打造出了“双语法治宣传”“宪法边关行”等边境特色普法品牌。
普法形式也得到了有效创新。比如,在大型活动现场开设俄罗斯法律咨询台,与国外律协共同开展公益普法宣传,将涉外法律服务搬到群众“家门口”;制作中俄双语对照法律问答读本,供满洲里口岸出入境旅客随时查阅,利用双语宣传,传播新时代涉外法治“好声音”。
除此之外,“法安天下”涉外法治动漫宣传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体现涉外法治元素,提示外籍人员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二十三人的博弈》《通途》等法治微电影,也有效普及了相关涉外法律知识,广受欢迎。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以高质量涉外法治赋能高水平开放
作为中国西北的战略屏障和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新疆近年来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间的司法合作日益密切,成功举办了中亚法律服务合作论坛、中国(喀什)—中亚南亚法治论坛、第八届国际调解高峰论坛,启动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律合作机制,拓展了新疆与周边国家法律服务领域的务实合作,提升了涉外法律服务质效,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高质量法律服务保障。
霍尔果斯的实践,在其中有很强的代表性。
2024年8月,霍尔果斯驿路国际法务区正式揭牌成立,打造377平方米的共享区域,含共享会议室、共享办公室、共享仲裁开庭室及休憩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立足法务区“涉外法律研究、涉外法律启蒙、涉外法律服务、困难诉求解决”四大职能,协助霍尔果斯市采取“政府引导+孵化器招商”方式,陆续吸引一批知名度高、专业性强,在业内有影响力的法律服务机构入驻。
从涉外公益法律研究到涉外法律启蒙,从打造涉外法律服务体系到搭建企业困难诉求征集转办平台,霍尔果斯做了诸多探索。
比如,针对涉外法律服务,中哈联合纠纷化解平台实体化运转,为市场主体提供立案、审判、调解、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推动涉外民商事争议化解。拓展涉外公证业务领域,近一年来办理涉外公证673件,跑出公证涉外服务“加速度”。
再如,针对“出海”企业涉外法治意识不强的问题,2024年以来邀请国内外涉外法律实务专家开展涉外法治培训4场次,覆盖企业200余家,邀请行业领域涉外法律专家或行业翘楚举办涉外企业法治沙龙,现场解答企业法律难题。
又如,针对涉外法治交流合作问题,2024年8月,天山法学论坛上,百名顶尖法学专家共同开展涉外法治交流,并在闭幕式开展专题推介。
如今,霍尔果斯在涉外法治新赛道上,面向中亚的涉外法律服务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涉外法治深度广度大幅拓展,为打造覆盖“一带一路”的涉外投资贸易中介服务大市场注入了新动能。
云南省
以涉外法治优化营商环境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西南边陲,下辖富宁县、马关县、麻栗坡县与越南接壤。
“我准备从中国购买一些小家电运回越南去卖,但是对中国的法律不熟悉,时常担心触犯中国的法律,让自己血本无归。”
“不用担心,我们会把在中国停留、经商期间,接触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手续办理流程都告诉你。”
这一幕,发生在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天保镇“街天联合普法”活动上。当天,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联合海关、移民管理、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为越南籍边贸人员开展现场普法活动。
在天保镇,这是多年一以贯之的活动。通过运用越南语、苗语等语言向越南籍“赶街”人员宣传中国的法律法规,帮助他们在经商、探亲、访友中更好地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自2017年以来,天保镇共开展“街天联合普法”活动400余场,向越南籍人员宣传法律法规36部。
还有常态化的法律服务。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口岸经济和边境贸易高质量发展,麻栗坡县天保口岸设立了“文山州口岸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
在天保口岸经商的越南籍商人卢思那,就尝到了涉外法治服务的甜头。2024年,他在这里开办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为中国企业和个人开展与越南有关的服务。企业开办之初,文山州口岸经济法律服务工作站的驻点律师在开展定期“送法进企业”活动中,围绕企业在经营、投资、贸易等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涉法疑点、难点、堵点、痛点,及时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让涉外企业同样享受到中方的法律服务。他感慨:“中国速度不止在建设上,服务的速度和质量上也是一流。”
同样来自越南的黄思礼,则是在遇到纠纷时感受到了中国涉外法治的公平。2023年,他在富宁县建立了绿色包装公司,但因为和材料商的经济纠纷,差点导致公司停产。富宁县新华司法所工作人员在开展定期矛盾纠纷走访时,发现了这一情况,通过主动联系供应商进行了矛盾纠纷调解,释明了违约的法律后果和经济损失。在司法所调解之下,黄思礼的公司从停产边缘被挽救回来。他感慨:“在这里我受到了公平对待,他们没有因为我是外国人就区别对待。”
在云南,涉外法治宣传主要涉及怒江、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红河、文山8个边境州(市),以及磨憨镇。像这样的涉外法治服务工作实践,每天都在发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丰富普法措施,构建普法阵地
广西边境有三市(百色市、防城港市、崇左市)八县与越南毗邻,居住有多个少数民族。中越边境地理上的相邻性、文化上的相融性、边民往来的亲密性,是这里开展涉外法治工作时的便利优势。
为了把边境法治建设好,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不断丰富普法举措。
一支中越山歌普法队正活跃在边境线。当地通过发动热爱山歌热心公益的边境群众将法律法规编成通俗易懂的壮文越文山歌,进村入户开展山歌普法,让中越边民更易接受双边的法律知识。
一支中越骑行法治宣传队也活跃在边境线。这支队伍利用双方开展交流活动之机,深入活动路线沿线的口岸、边贸点、村屯,开展对双方客商、边民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成立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骑行活动40多次,骑行1000多公里,宣传群众10万人次。
在崇左市,自2018年起就开展了“中越同携手—法治筑和谐”文艺演出,已举办4届共10场(次),每届都邀请越南边境县市的有关部门参加,形成了较好较有影响力的普法宣传效果。
在靖西市,2024年6月20日,举办了“中越妇女携手 不让毒品进我家”——“6·26”国际禁毒日主题宣传活动,中越家庭代表共结友谊绣球、共唱禁毒歌,共同在禁毒承诺墙上签名,争做无毒家庭的“守护者”、拒毒防毒“宣传员”,助力建设和谐“无毒”边境线。
而在“中国宪法边疆行”活动中,广西将地点选在了三个地方:中国最靠近东盟国家的国际化城市、与越南谅山省接壤的凭祥市;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与越南唯一海、陆相连的国家一类口岸城市,与越南广宁省一河之隔的东兴市;与越南高平省接壤,中国通往越南及东盟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的靖西市。同时,以此活动为抓手,推进“普法十进”活动,深入口岸、商贸区、军营、边境村屯等有针对性开展宪法和国家安全法、国防法、禁毒法等涉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各类群体的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为经济社会提供法治保障。
如今,广西已经形成了五级对外普法阵地。第一级在崇左市、防城港市、百色市建设广西南疆对外法治宣传交流合作基地,第二级在各县(市、区)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对外法治宣传交流合作中心,第三级在乡(镇)司法所建设乡(镇)级对外法治宣传工作站,第四级在边境口岸和产业园区建立中越法律服务教育工作站,第五级建立跨境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五级阵地发挥各自优势,助推广西涉外法治宣传新格局。(记者 刘少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3日 第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