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温州

一度濒临灭绝的乐清灰鹅 这对父子养了1200多只

article_img

  父子俩保育的乐清灰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唐初诗人骆宾王的《咏鹅》是蔡公成儿子蔡博宇儿时最早学会的唐诗之一,没想到父子俩的事业竟与诗中的鹅密不可分,而他们养殖的这种鹅竟还有着600多年历史,是曾一度濒临灭绝的乐清灰鹅,目前数量已达到1200多只。

  前不久,他们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的帮助下,向省相关部门提交了《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申请。

  跨界办“鹅场”

  邂逅乐清灰鹅

  乐清市南塘镇南塘村亿科大雁生态养殖场是蔡公成于2008年创办的。在创办养殖场前,蔡公成是办机械厂的。2008年,他到绍兴出差时与客户一起吃饭,吃到了绍兴一种卤鹅,被那味道给惊艳了。经过详细了解,他得知那是由大雁和朗德鹅配种培育出来的鹅。蔡公成回到乐清办起了亿科大雁生态养殖场,主要养殖大雁和朗德鹅,销路一直很好。

  他和乐清灰鹅的缘分是在2014年结下的。当年,他到乐清白石街道赤水垟村祭祖,途中看到10多只大灰鹅与他养殖的灰鹅完全不同。这些灰鹅的脖颈细长,全身羽毛以灰、白、棕为主,颈部的背面自头顶至颈基部有一条明显的褐色羽毛带,头上有肉瘤,肉瘤与喙呈青黑色。蔡公成多番打听后得知,这正是濒临灭绝的乐清灰鹅。他有了新想法:保育乐清灰鹅。

  在同村老人们的提点下,蔡公成于2014年走访了乐清市大荆镇、芙蓉镇等地,买到了七八十只乐清灰鹅。

 史料早有记载

  目前保育1200多只

  2015年,蔡公成正式在自家的养殖场内开始进行乐清灰鹅的品种保护与扩繁工作。

  2018年,养殖场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专家姜军翻查了相关资料确定了乐清灰鹅在乐清的历史。

  姜军告诉记者,根据《乐清县志·林业特产畜牧业》记述,乐清灰鹅(磐石灰鹅)属乐清地方良种,由于以前乐清的磐石镇家家户户都饲养此鹅,因此当地人都称之为乐清灰鹅或磐石灰鹅。明朝《永乐乐清县志》记载,永乐二年(1404年)乐清县就有养鹅的记录,并且还写道“岁贡鹅翎二万五千根”,由此可见,当时鹅翎已成为乐清地区的本地特产,并作为贡品进献给朝廷,说明早在600多年前乐清的养鹅业就十分发达。据1984年底统计数据显示,乐清境内饲养乐清灰鹅种鹅8700多只,年孵化雏鹅22万余只。但是,2000年左右,乐清灰鹅鲜有人养殖,一度濒临灭绝。

  姜军及其团队每个月都会到养殖场指导蔡公成等人科学保育。“原本我们保育的灰鹅数量已达到3000多只,后来因为台风等原因死了2000多只,如今数量维持在1200多只。”蔡公成说。

  申报国家级名录

  希望带动村民同养殖

  “我年纪大了,电脑、网络这些,不如年轻人灵活。”蔡公成说,2018年他让儿子蔡博宇辞掉原本的工作来到养殖场帮忙,与他一起当起了养殖户。

  蔡博宇是学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2015年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干得也很不错。但是,他还是回到了养殖场帮助父亲,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蔡博宇告诉记者,目前他主要负责对接上级农科院,帮助整理乐清灰鹅系谱记录、生长记录、产蛋孵化记录等,将各项档案分类保存,方便他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今年10月,在姜军的帮助下,蔡博宇帮助父亲向省里提交了《中国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申请。接下来他们希望能扩大乐清灰鹅的种群数,未来可以用种苗带动当地村民养殖,实现共同富裕。

来源:温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