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051B/C型传奇:刘华清要保留落后的蒸汽轮机之谜

article_img 

051C型驱逐舰“石家庄”号(现代舰船供图)

051B/C型驱逐舰传奇(一)

文/徐辉

2012年8月28日,中国海军的第1艘052D型防空驱逐舰在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厂下水,随着052C批量建造的结束和052D的面世,在宣告中国海军历时三十余年的新一代驱逐舰发展计划正式进入收获季节的同时,也为同样曾一度为舆论高度关注的051C型防空驱逐舰的未来划下了一个彻底的休止符,有关051C及作为其原型的051B型的争议就此终止。作为中国海军驱逐舰现代化进程中极为特殊的两个型号,这两款近乎“见缝插针”发展而来的大型驱逐舰究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还是在重重压力下力求突破“权变”之举?

肇端:LM2500vs453,一枝独秀与夹缝求存

与被视为中国海军新一代驱逐舰发端的052项目一样,051B项目也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其项目起点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启动的453型蒸汽轮机改进计划。据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少将回忆,1985年,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在赴大连造船厂考察051型驱逐舰生产情况时,首次明确提出要保留作为051型主动力的453型蒸汽轮机生产线,并对其进行尽可能的技术升级。

按照刘华清的要求,海军装备部门和大连造船厂随即在次年启动的051G型建造工作中,开始着手对453型蒸汽轮机燃烧系统进行初步的技术改造。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上述工作是在没有得到专项国防科研经费支持的前提下,由海军装备部门、大连造船厂和相关科研单位利用有限的装备经费合作完成,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特殊的研发模式,其根本原因还要归结到上世纪80年代“军队要忍耐”的特殊国防建设环境。

早在1980年,复出伊始的邓小平即在一次防卫研讨会上谈到:“军队要考虑的,不是增加军费预算,增加财政开支比重的问题,而是在这个已定的比例范围内,怎样用好这个钱,用得更好,用得更合理,真正用在加强战斗力上。”由此,初步确定了国防建设要服从大局的基调。到了1985年,已经担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进一步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

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我们要忍耐几年。”这便是著名的“军队要忍耐!”说法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