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14日,一位亚裔医生的坐月子经历登上了英国《每日邮报》和《太阳报》,网友统一被这位30天不洗澡的妈妈吓呆了!
这位妈妈今年40岁,叫Terry Loong,马来西亚裔英国人,是一位皮肤美容医生,目前在伦敦西部的Harrow生活。
她这次自曝的是她16年4月的坐月子经历,将不洗澡坚持到底。在消毒方面,她刚生完孩子,汗流浃背,下体在生完孩子后进行了简单的缝合,还留着血...就这样回家后也没有洗澡.....
不过为了卫生,她还是用了金缕梅溶液清洗私密区域,来保证一定的卫生(金缕梅溶液可用来消炎且具愈合伤口的功效)。
长时间不洗澡头发会很油很油......她用干发剂保持头发干燥&没那么难受。
在通风方面,她把家里所有的窗户都关上了。Terry说家中会有自己的汗臭和各种奇妙的味道...但是为了预防孩子遭到外部空气的感染,住久了也习惯了......
在饮食方面,生冷食物、沙拉都不吃,尽量多喝热汤等好消化的热的食物。
至于出门更是几乎没有。30天只带着孩子出了一次门,在家附近的公园溜达了下,马上就回去了,也没有和公园里的人搭话。
而家人朋友方面,Terry的老公在家工作,全程陪伴妻子。而双方的家人也只在Terry刚生产结束后来看望她,并没有参与她坐月子。
而外国网友对此,真是各种难以理解:
来自纽卡的妈妈Samanthaxlx惊讶她怎么没感染;来自澳洲的Elle更是觉得她疯了;英国兰卡斯特的Sonzer则是在质疑她的医生执照;不过也有网友震惊她老公的。
为什么在英的中国妈妈们生完孩子不愿意出门?
在去年底,BBC就采访过正在坐月子的Ching Ching Turner 伦敦和国王学院医院神经科医师 Kit Wu有关为什么在英的中国妈妈们生完孩子不愿意出门
Ching Ching Turner说,坐月子在亚洲国家非常普遍,中国有专门的月子中心,产妇会在里面住上一个月,有时一天只能见到一次孩子。
她也提到,中医认为女性生产后更容易外感风寒,导致生病.....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小孩和产妇的免疫力低下,不坐月子对身体不好。
Turner说自己已经用现代方法坐月子了,可以洗澡的那种,但是对于她的英国丈夫而言,这还是很不可思议。
“他不知道坐月子有这么多规矩很,他想让大家看看他的孩子,但是坐月子不允许。好在一个月马上就过去了,他也看到了坐月子的好处。”
伦敦国王学院医院(King's College Hospital)的神经专家Kit Wu医生也坦言,自己坐过月子。
“规定严格的话,月子期间不能喝凉水,不能洗澡或洗头发,也不能出门。有些产妇,前两个礼拜甚至不下床,之后会做少量运动。”
不过Wu医生担心的是,中国妈妈在英国坐月子可能会加重产后抑郁症。
“产妇可能一个人呆在家,遇到问题的话会很难解决,中国人觉得生小孩是件幸福的事,所以产妇很可能会向医生隐瞒病情,如产后抑郁症等。产妇往往有了健康问题选择自己处理,这对母婴的健康都可能有害。”
英国皇家助产士学会(the Royal College of Midwives)、健康访问学院(the Institute of Health Visiting)等关注产妇心理健康的慈善机构表示,他们几乎没有专门服务坐月子的专业人才。
但其实,英国卫生部发言人提到,英国医疗人员和助产士也接受过各种培训,包括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习俗等,他们会尽量尊重人们的传统并同时确保母婴的健康。
Wu医生在采访时提到,由于文化差异,很多华人不愿寻求外界帮助。
沉默的华人群体
其实,不愿意接受帮助的不只是在英的华人妈妈们。
英国Christie's医院的临床肿瘤医师Dr Lip Lee就表示,在英华人群体中的癌症患者越来越爱硬扛。
就算医生问他们是否感到痛苦,他们可能也会否认。他们觉得,“得了癌症,就得忍受痛苦”或者“吃点中药就行了”。
全国华人保健中心(Chinese Healthy Living Centre)的工作人员Eddie Chan就提到,很多在英华人都患有痴呆症。
Eddie Chan提到,很多华人上了年纪后独居,不愿向外界求助,他们也很难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主流医疗服务。他认为语言障碍也是其中一部分原因。
73岁的华人Hon Cheung Tang独自住在一间一居室里。他被诊断患上前列腺癌,但却拒绝接受治疗。
BBC报道提到,他很痛苦甚至无法走路。Tang先生说:“医生说我必须接受化疗,否则就活不下去了”。
但他对自己的病情是这样认为的:“得了癌症本来就活不下去,活也活不了多久”。
而子女不在身边的孤独,也让Tang先生感觉自己病情加重了。
有一天我想去洗手间,忽然就晕倒了,我躺在地上,发现床离得很远,只好爬过去。我给孩子们打了电话,我女儿接了电话但没说什么,他们谁也没来......那段日子很难熬,我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挺过去。
英国卫生署曾在一份声明中提到,“无论生活环境、身家背景,所有人都能拥有平等机会长寿、健康。”
但Wu医生表示,英国需要努力理解华人群体。她呼吁政府来收集华人健康的需求信息,她觉得现在华人的需求和其他族裔的已经混在了一起。
吴医生说,由于中国人不愿意寻求帮助,往往导致许多人被英国主流健康服务体系所忽略。
“但我们沉默寡言、彬彬有礼,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被忽视(Just because we're silent and polite doesn't mean we should be ignored)。”
欧洲时报英国版微信公众号:UKZONE
(编辑:蔚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