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至22日在巴黎举办的内衣展上,内衣模特走在参观人群中。最近几次举办的内衣展,主办方邀请舞者而不是模特来走秀,目的也是为了展示健康的身材。此外在内衣展上,已经很少看到,脚踩“恨天高”身穿性感吊袜带的模特了,但偶尔也会看到一两个。(图片来源:法新社)
【欧洲时报春花编译】好莱坞制片人维恩斯坦性侵丑闻发生后,反性侵运动#MeToo 以不同的形式走进大众视野,同时引发社会各界对“性别”、“女性定义”及“性感”等议题的讨论。内衣发展,同妇女解放历史息息相关。#MeToo 时刻到来之前,内衣品牌早已意识到自身发展面临的某种窘境,即重新解读“女性”的同时,如何卖出性感内衣? 1月底在巴黎举行的内衣展上,业界关心的这个话题被放大。
“内衣是女性解放的重要标志”
本是实用装束的内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成为男性性幻想的化身。在七十年代,法国女权主义曾烧掉内衣,以示反抗,但这丝毫没有阻止潮流发展,以致到了八十年代,内衣依旧走绝对性感之路,推到台前的模特身材更是完美无缺,360度没有死角。后来,九十年代流行“情色时尚”,成为丁字裤的黄金时代。
但进入千禧年,随着各种社交网络发展 ,内衣界又掀起了另一种潮流,便是接受自己的身体,无论胖瘦或有无伤疤,接受所有的不完美。这也是所谓的Body positive。
1 月20、21 和22 日在巴黎举办的内衣展市场总监塞西尔• 维维尔• 格林(Cécile Vivier Guérin)分析说,“一直以来,内衣都是女性解放的重要标志”。
她在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提到,最近几次举办的内衣展,主办方邀请舞者而不是模特来走秀,目的也是为了展示健康的身材。此外在内衣展上,已经很少看到,脚踩“恨天高”身穿性感吊袜带的模特了。
“细致工艺和性感态度同样健康”
近些年,尤其以欧美为代表的内衣品牌正在改变自己的营销和公关模式,比如美国的Land of Women、澳大利亚Lonely 和英国的Marieyat 试图还原身体本来真实面貌,这一态度影响了整个内衣界。
但塞西尔• 维维尔• 格林同时强调说:“这也并不意味说细致工艺和性感态度就不健康了。以Le Petit Trou 这一品牌为例,虽然名字比较挑逗,但品牌选材考究,同时讲究现代感,精致不粗俗。”
法国内衣设计师瓦尼娜• 维斯贝乐尼(Vannina Vesperini) 在这一行做了二十年,希望女人穿上自己的内衣,既觉得性感,又特别有自信。“维恩斯坦事件发生后,有人说很多男人不自禁,都是因为女性穿着裸露,这是我目前听到最震惊的话。女性应该性感生活,同时不怕引起对方的原始欲望。”
打破固定审美模式
随着电商发展,法国市场上出现跟多性格鲜明的小众内衣品牌,打破了产业对“女性审美”的既有规范。
Ysé 牌内衣专为小胸女生打造,29 岁的创始人克拉拉• 布劳克曼(Clara Blocman) 六年前从商校毕业创立这家内衣品牌,从线上销售起家,如今已经拥有实体店。
Dessù 内衣追求真实自然的状态,打破“性感”的传统定义,创始人阿里克萨• 瓦克斯曼(Alexa Waxmann) 和丽莎• 杜爱(Lisa Douët) 说,“今天我们可以穿上祖母式内裤,第二天也可以穿上性感的吊袜带内衣”。法国内裤品牌Breakfast Club Paris 走得更远一些,支持“不穿胸罩”运动,决定不出售胸罩。
女性内衣的价值永远不在于内衣本身,而在于它承载的意义。因为它同私密和性感相关联,在吸引消费者时,不免会出现各种固定模式。
前内衣摄影师雷诺• 堪布萨特(Renaud Cambuzat) 表示,这一固定模式可能是传统的女性定义,也可能是它的相对面——body positive 潮流。后者展示身体缺点,有时则有些挑衅平常观点的意味。他认为“女人味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应把它禁锢在任何一个定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