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法国

法国生物伦理三级会议18日启动

article_img

2013年6月29日,支持人工受孕的民众在巴黎游行。(图片来源:法新社)

【欧洲时报李婧詝编译】1月18日开始,法国“生物伦理公民代表大会”(Les Etats généraux de la bioéthique)将就医疗辅助生育、安乐死、修改基因等问题展开为期六个月的讨论,为法律修订做准备。

2011年的相关法律规定,法国至少每7年修订一次关于生物伦理的立法。相关程序1月18日启动,公民代表大会进行的相关讨论将于7月7日结束,为期六个月讨论由政府财政支持的独立机构“法国伦理咨询委员会”(CCNE)组织,讨论结果将在秋天总结为修法建议。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许多可能性,同时也带来无法预设的思考与争议:人工受孕、代孕、安乐死、修改基因……我们应当怎么面对这些可能性?授权还是禁止、控制?生命开始和结束的条件,医疗对个体干预的限制--涉及的主题和敏感性吸引力相关社会活动家、研究人员和宗教界人士。公开辩论会热闹非凡,《世界报》在开幕当日概述了主要议题。

医疗辅助生育权限和报销:是否开放给单身女子?

这也是马克龙政府的重要议题,CCNE主席Jean-François Delfraissy担心这个话题会减少人们对其他议题的关注。我们是否应该开放医疗辅助生育(PMA)?目前只有异性不孕伴侣有这项权利,并可获得社会保险报销,女同性恋和单身女子是否也可拥有PMA和报销权利?这方面的考量并非因为科学进步,更多是由于社会风气变迁。参与议题讨论的社会学家Dominique Mehl介绍说:“在2011年的代表大会上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并涉及同一主题下捐精/卵者是否匿名的问题,但只是简单抽象的讨论。”

目前法国有数千名同性恋或单身妇女到国外实施了人工受孕。不少医生承认将求医者介绍到外国诊所,目前这是法国法律禁止的。CCNE在2017年6月宣布赞成开放这项政策,马克龙总统称不想“良心受虐”,也赞同开放PME。反对者主要是宗教界和保守派团体。大会面临与此相关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如果精子需求量增加,是否还是要维持目前免费捐献的政策?PME开放给女同或单身女性的话,她们是否也可享受社保报销?

另一个相关问题是自己今后怀孕准备的“冷冻卵子”。目前法国法律仅批准供他人使用的、捐献性质的冻卵。争议点在于:有些人认为这将给妇女更多自由,也有人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虚假承诺。

关于代孕(GPA)

这也是医疗辅助生育的一部分,即允许男同性恋,以及妻子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妇通过给第三方的子宫(代孕者)植入受精卵孕育后代。《世界报》曾就此发起论坛讨论,110个人签名反对,认为应当有一种更符合“伦理”的、尊重各方的代孕方式。法国对代孕的反对声非常大,政府目前排除关于这方面立法的可能性。

受精卵植入前基因诊断(DPI)

从体外受精产生受精卵的第三天开始,可以进行基因诊断,以检查染色体或遗传异常。这项技术于1994年获得官方批准,2004年针对实施条件制定了法规,法国每年约有50对夫妇使用。

目前DPI在法国只涉及严重、高风险、不可治愈的遗传病,这些夫妇因此诉诸医学辅助生育。生物医学机构确定了可以通过DPI解决的221种基因疾病。2016年3月,130名医生和生物学家刊文呼吁扩大DPI范围,以“了解胚胎染色体状态”(英国、比利时、西班牙已经施行),以便提高受精卵植入的成功率。批评者认为,优生学占了上风。

与此相关的讨论可以扩大到:我们是否应该增加出生检测遗传疾病的数量种类、甚至允许新生儿基因检查?我们是否应该给所有备孕夫妇提供孕前基因检测、即使没有家族遗传病史?以及基因检测具体实施程序--癌症病人检测出了异常情况,是否算作另一种遗传疾病倾向?

居里研究所的遗传学家Dominique Stoppa-Lyonnet表示:“关于植入前基因检测的讨论非常重要,技术进步迫使我们提出问题,而无法预先为此准备答案。”

基因组修改:优生筛选还是医疗目的?

在之前的生物伦理法实施过程中,一个名叫Crispr-Cas9的基因修改技术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格局。这项技术于2012年出现,可以干预细胞、治疗遗传疾病。目前就人类胚胎学的任何研究都在“医疗目的”的条件下。但国家卫生与医学研究所(Inserm)伦理委员会主席Hervé Chneiweiss承认:“(优生筛选还是)医疗的范围很难确定。”

Inserm、议员和医学院呼吁放宽这方面的限制。然而这将意味着是否允许为研究需要“设计”人类胚胎。目前的法律不允许修改受精卵治疗遗传病:这种修改会遗传给后代。专家认为,基因修改面临着疗效、安全性、后遗症等尚不可知的重大问题。

关于安乐死和辅助自杀

两年前,法国新设法律允许给绝症病人持续昏迷状态的权利(loi Claeys-Leonetti);几个月之前,媒体争相报道女作家Anne Bert争取“安乐死和协助自杀权利”。CCNE成员、贝桑松医学院“姑息治疗中心”负责人Régis Aubry认为:“不能因为相关法律通过,我们就停止思考和辩论。”

这项讨论并不是本届大会的首要议题。“生物伦理公民代表大会”的议题限于修改生物伦理学法律,即PMA或人类胚胎相关规定,但政府希望将安乐死加入议题。相关问题除了安乐死和辅助自杀合法化,还包括护理人员道德责任,以防医疗进步反而导致人类痛苦和混乱状况。

欧洲时报微信公众号:oushi1983

(编辑:凡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