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辽宁舰汗血前传:运河12道弯 拖向中国第一道难关

 article_img

引导巨大且无动力的船壳通过狭窄的航道——这是一个及其复杂的任务。(资料图)

辽宁舰汗血前传系列之六:运河12道弯 驶向中国的首道难关

1977年建造并在巴拿马登记的“南风”号远洋救助拖船是“瓦良格”号重型载机巡洋舰的主要拖船,此船满载排水量为974吨,船体长55米,宽11.7米,吃水5.2米。船上的两台柴油机总功率为9020马力,因此该船的航速可达13.5节,牵引力可达102吨。当“南风”号拖船的菲律宾船长通过布加河-德涅斯特罗夫斯基湾运河时,他用自己的眼睛对比了一下运河的参数和航空母舰的尺寸,就连他也不相信这艘航空母舰能够沿着这么狭窄和蜿蜒曲折的航道驶离。

为了打消拖船船长的疑虑,港口引航员不得不长时间进行详细的指导。“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船尾由在南港注册登记的“玄武岩”号海洋拖船保护。此拖船属于港作拖船,排水量为728吨,机器的功率为5020马力,并且安装了“笛卡”(Decca)公司生产的雷达。“玄武岩”号海洋拖船的船长是В.С.巴斯卡耶夫。拖带“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第三艘拖船是В.С.涅基佩洛夫指挥的“底格里斯”号港作拖船,该拖船排水量为279吨,拥有两台柴油机,每台柴油机的功率为1260马力。按照计划,“底格里斯”号港作拖船应该在“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右边船尾处提供保护。

在进行拖带前,未建成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具有如下性能:舰体的最大长度306.45米,垂线之间的最大长度为270.0米,舰体的最大宽度为71.95米,垂线之间的最大宽度为35.4米。航母侧面的面积为8900平方米,其中包括干舷的侧面积7100平方米,水下部分的面积1800平方米。航母的外形吃水为7.33米,艏吃水5.75米,艉吃水7.16米,舯吃水6.33米。“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排水量为34780吨,为了便于进入已经封闭的船体,人们从舷侧放下了软梯。根据新船东的要求,舰艇起航之前,“瓦良格”这个舰名上方的宽阔舰尾上必须标明注册港名称——金斯敦(Kingstown,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首都和第一大港,位于加勒比海)。

指挥这次拖带作业的是一个非常有阅历的乌克兰引航员——“三角洲-引航员”线路领航部门的主任М·Ф·斯尼察里,他的工作位置位于主拖船“南风”号上。在这个地方还有不少有经验的领航员为他提供帮助,比如В·Г·格涅多伊,而“三角洲-引航员”国营企业负责海上事物安全方面的副经理Г·С·罗曼诺夫则全力配合协调。引航员С·Л·卡纳尔什和А·П·加拉姆金科在“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工作。在“玄武岩”号拖船、“底格里斯”号拖船和“码头工人”号拖船上工作的引航员分别是В·Н·尼古拉耶夫、Н·П·格里岑科和А·Н·苏克,他们都拥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在“乌克兰人”号引导拖船上也有一名引航员。

6月13日晚,“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拖带离港工作正式展开。布加河-德涅斯特罗夫斯基湾运河的繁忙运输都暂停停顿了下来,“乌克兰人”号和“码头工人”号拖船慢慢靠近了这艘巨大舰艇的灰白色船舷。大约过了两个小时,“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上的系留缆绳和牵引缆绳整理完毕,但是船体离开新建的舾装码头就耗费了3个小时,最后船体的头部成功转弯进入布加河-德涅斯特罗夫斯基湾运河。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离开的当天,饱受伤病折磨的前黑海造船厂厂长Ю·И·马卡罗夫眼含着泪水目送了巨舰的离开。

船队离开码头后所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为了通过有12个弯道的运河,“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转弯角度几乎达到60°,但是船员们顺利攻克了这个难题。早上5点30分,航空母舰的船体顺利通过了尼古拉耶夫港口的水域。

清晨的太阳正在升起,明亮的阳光铺满了这个巨人的艉部和右舷。根据买方的愿望,乌克兰方面没有为“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离去举办送别仪式,就连媒体代表也未邀请。所有的一切都是悄无声息地进行,完全处于“半秘密”状态。为了保证船只的顺利航行,“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有一个以黑海造船厂副厂长И·И·温尼克为首的10人小分队提供协调和帮助工作。从表面上看起来,船队的控制显得非常简单,但是实际上船只里面简直忙得热火朝天。由于“南风”号主拖船只具有牵引力,不能在运河转弯处完成独立转弯,因而只好由“乌克兰人”号引导拖船帮助这个“外国人”,把航空母舰的舰首引导到需要的方向,而“玄武岩”号拖船则调节航空母舰的舰尾,“码头工人”号和“底格里斯”号拖船在转弯的时候保护船体。

船队以大约4节的速度航行了几个小时,在转过阿吉戈利沙洲后,“瓦良格”号航空母舰进入了第聂伯湾。这时天气变得凉爽起来,风开始刮向从运河航道过来的航空母舰。对于这艘没有任何动力,受风面积巨大而又笨重的船只而言,就算风速为5米/秒也是相当危险的,而此时第聂伯湾中的阵风有时可以达到11米/秒。这时,拖船的船员和引航员以自己过硬的业务素质和协调一致的工作把这艘巨大的船只稳住了。最后,船队在12小时内顺利通过了尼古拉耶夫47英里的通海运河。拖船船队最后在金布恩沙洲处解散,不过这需要拖带工作的所有参与者协调一致地解开拖缆,并从“瓦良格”号航空母舰的船体上撤出工厂的系留工作队。必须提到的是,尼古拉耶夫州水文气象中心工作非常出色,在引导船队期间它提供的天气预报完全正确。

(未完待续)

article_img

本文系《现代舰船》独家授权,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