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您刚才给我打过电话。”如果您曾接到过这样奇怪的电话,您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电话那头的人坚称是接到了您的来电,但实际上您并未打过这个电话。随后往往会出现一段令人困惑的对话。但事实上,虽然您并未拨打电话,您的号码却真实地出现在了对方的手机上。
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成为电话号码冒用(spoofing)的受害者——这是一种极难防范的诈骗手法。Tech&Co将为您详细解析这一骗局。
骗子利用一种被称为IPBX的软件技术,伪装电话号码进行拨打。IPBX系统使得通话可以脱离传统电话网络进行,并允许更改显示在接听者手机上的主叫号码。这种技术本身是合法的,比如一些正规公司出于管理需要,允许客服人员以公司总机号码对外联系客户,而非暴露个人直线。
然而,这种工具也被不法分子滥用。他们通过冒用普通消费者的号码来进行推销,甚至更严重地,用来进行假冒银行工作人员的诈骗。
比如,骗子伪造银行官方号码来电,使受害人误以为正在接听真实的银行来电,从而在诱导下进行资金转账。2025年3月,法国菲尼斯泰尔省宪兵队就曾发布警告,称接到多起类似诈骗举报。
"您好,我是某某银行的杜邦先生,我们发现您的账户存在异常操作..."
宪兵队指出,这正是一种典型的诈骗伎俩——号码冒用。他们特别提醒:“真正的银行永远不会通过电话索要您的机密信息。”
尽管法国于2024年10月1日正式施行了新法律,旨在打击电话号码冒用现象,但阻止假冒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的难度依然很大。
该法律要求电信运营商对所有以专业号段开头的电话号码进行认证。理论上,只有注册过并通过认证的号码才能拨打电话,从而屏蔽那些可疑的冒用号码。
然而,这一系统需要依赖企业自愿登记其使用的号码信息,漏洞仍然存在。而且,诈骗者往往通过如WhatsApp之类的海外应用进行操作,这些应用不受法国国内认证规定的约束,因此冒用仍旧屡见不鲜。
如果发现自己的电话号码被冒用于非法活动,法国电子通讯与邮政监管局(Arcep)建议立即前往警察局或宪兵队报案。
根据《法国刑法典》第L.226-4-1条款,冒用他人身份、使用能够识别他人身份的数据以扰乱他人安宁的行为,可被判处一年监禁及最高1.5万欧元罚款。
如果该行为是通过公共网络实施的,同样适用上述刑罚。
此外,受害者还可以访问政府设立的17Cyber公共服务平台,获得针对网络诈骗的援助。这一平台自去年12月上线以来,免费为网络诈骗受害者提供评估和解决方案。
例如,在平台上选择“涉及我的移动电话”、“收到可疑来电”,并进一步选择“我被骗了,一位冒充银行顾问的人让我确认了银行操作”,平台将明确指出,这属于假冒银行顾问诈骗。平台建议,除了立即报警外,还应立刻冻结银行卡,通知银行,并要求追回或补偿因诈骗产生的款项。
来源:BFMTV 编译: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