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武装抗税,非法走私,因为这些他们反抗英国,爆发美国独立战争

在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上,美国独立战争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似乎美国人就有理由反抗英国在北美殖民地的统治。

article_img

但是当时的英国国王和议会并不怎么看,他们会觉得自己真是冤枉透顶,本来在北美殖民地又当爹又当妈好心却没好报,反倒让手下人造了反。这群不法之徒,成天违反殖民地的法律,暴力抗税,非法走私,居然还有脸反抗英国的统治,究竟有没有王法和天理了?

这边北美殖民地的土豪们则也感到很冤枉,本来自己都是守法公民,结果英国人搞这些苛捐杂税,还搞贸易垄断,我们不走私就活不下去了。如果我们走私还要被查,那怎么办?只能起来造反了。

那么历史真相究竟是什么样呢?到底是无理取闹的刁民造反获得胜利,还是有理有据的美国土豪迫不得已才含泪推翻了英国国王的统治呢?

说起来北美殖民地刚被英国开发的时候,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北美并不像西班牙侵略的南美洲那样拥有丰富的经营矿产,只能靠英国不断移民过去来开发当地的农业和工商业才能发展。

而英国境内也确实有大量的罪犯和因为宗教信仰或政治立场反对英国政府的人,英国政府也巴不得花钱把他们送到北美去。就这样北美变成了英国倾泻反贼的地方,可以说那里的人本来就是天生反骨,向往自由。

但是北美殖民地也有它的好处,那就是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交通条件十分便利,水网发达,有利于船只来往,商贸往来。大西洋西海岸上的北美殖民地港口,也十分有利于和加勒比海群岛、非洲和欧洲港口进行贸易。

于是只要通过源源不断的移民,开始开垦北美肥沃的土地,进行商业贸易,发展工业,很快北美也就富裕起来。1760年时,悬挂着英国国旗航行的船只有1/3是在北美建造的。七年战争(1756 -1763年)结束后,北美的酿酒、制铁和纺织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制造水平甚至不逊于英国。

刚才提到了七年战争,这场战争在北美洲意味着英国和法国争夺北美殖民地。七年战争期间,法国人依靠魁北克的殖民地,屡次南下侵略英国北美殖民地,而北美殖民地仗着英国军队的保护才得到保全,最终打败了法国军队,迫使法国割让了他们在北美的魁北克殖民地。

article_img

从英国人的角度看,我们帮你们打赢了战争,但是我们财政因为战争而亏空了,可不能吃亏,你们总得付点保护费,于是就盘算着在战后多收北美殖民地的税。但是北美会觉得自己明明保家卫国,却还要被多收税,实在是很不合理,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1767 年6 月,英国议会根据查尔斯·汤森的提议制定了一项在殖民地征税的新法律,即《汤森税法》。从经济的角度看,《汤森税法》的税额很低,人均约4 便士;但殖民地居民的反应和税额高低没有关联,只要英国政府直接征税,他们就加以反对。

他们的理由非常硬气,那就是无代表不纳税,他们并不认为遥远的英国议会能够代表他们。

这个“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是不是有点耳熟?当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是打着这个旗号,通过议会来组织军队反抗英国国王的。这回天道好轮回,北美殖民地反倒喊着这个口号来反对英国议会了。

除了抗税,殖民地还做了一件事,那就是走私,当然这件事的责任也不完全在于殖民地,谁叫英国搞贸易保护呢?

article_img

波士顿倾茶事件也是反抗英国贸易保护

与我们的认知大相径庭的是在以前,这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早期搞的不是自由贸易,而是重商主义,喜欢搞贸易保护。直到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之后,才开始逐渐认识到自由贸易的好处。

英国的贸易保护就非常严重,曾经制定《航海法案》,规定所有和北美殖民地贸易的欧洲船只都必须先到英国去装货,或者干脆就是英国船只才能和北美进行贸易。

当时有一个北美的土豪叫做汉考克,他就想钻法律的空子,从离非洲很近的马德拉群岛进口葡萄酒,运输到北美殖民地。当然他也搞走私,在船上少报了很多酒,引起了英国缉私官员的怀疑。

海关关员就因此扣押了他的船。这一行动引起了波士顿市民的反对,他们爆发了骚乱,差点儿把海关关员抓住。

英国官员闻讯大怒,对汉考克本人提起了诉讼。诉讼结果就是判处汉考克是走私犯,汉考克的船被英国海军没收,还处罚他缴纳价值葡萄酒三倍的罚金,约9000英镑。

这件事深深触怒了汉考克,导致后来签署《独立宣言》的时候,汉考克第一个在上面签字。

article_img

​汉考克第一个在《独立宣言》上面签字

所以从这些意义上讲,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武装抗税和走私贩子想要反抗英国垄断的战争。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美国打赢了,并且以后成为了世界霸主,美国人会自然粉饰自己的建国历程,实际上并没有他们所描述的这样伟大光荣而正确。

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