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时报疏桐编译】社会不平等现象在课外进一步扩大。有些学生借助家长的帮助完成作业,有些学生则没有这个运气。为了缩小这一差距,法国国民教育部制定了“辅导作业”(devoirs faits)措施。国民教育部长布朗盖(Jean-MichelBlanquer)接受«20分钟报»(20 Minutes)独家采访,披露了6日起在全国初中实施的这条措施及其方法。
在全国7100所初中全面推广
“辅导作业”在全国7100所初中全面实施。据初步估算,国家将为这条措施每年花费2.2亿欧元。除了教师,还将调动数千名服民事役的年轻人。2018年该措施将扩大到小学。
布朗盖指出,作业很重要,可使学生开发自主性、记忆力及练习能力,但不应成为不平等的来源。国民教育部希望向所有初中生免费提供作业辅导,以消除社会不平等。
他指出“辅导作业”措施有福利、社会和教学三重意义。从福利上讲,是帮助那些家庭条件不能帮助其在家完成作业的学生;从社会角度讲,不论哪个社会阶层的家长,因时间关系都很难时时关注孩子的作业;从教学上讲,可加强课堂跟课外作业之间的协调性。
这条措施在其它国家已有先例。多项调研报告表明,该措施既有益也很有效,关键是要很好地实施。
一切取决于教师如何努力确保堂上和课外作业之间的协调性。教师正好借助这条措施,向学生解释某一课的要点,学生自己应当做什么。
因为明白此举的意义,很多教师自愿参加这套措施。迄今每所初中50%的“辅导作业”协调员是教师,30%是高级教育顾问(CPE),20%是领导小组成员。起码15个学生配备一名辅导员。
7000名服民事役的年轻人参加
当然,单靠教师还不够,初期阶段还调动了7000名服民事役的年轻人参加措施的实施,最终目标是调动1万人。政府还希望通过这项试验激发年轻人做教师的志向。
国家将花费巨资
据初步估算,2018年国家将为这条措施花费2.2亿欧元。
预计受益的学生比例可达25%左右。当这条措施为初中生及其家长更好地了解以后,这个比例会上升到35%。
目前初中生首先希望在法文和数学作业上得到辅导。鉴于最需要辅助的学生不一定参加这个机制,教育部将采取措施,鼓励他们参加。
具体说,每天给学生辅导一个小时,每周4个小时。这是否足以让他们做完所有作业并非目的,主要目的不是让初中生同一天上两次学。在学校做作业并不禁止他们在家里阅读,跟家长聊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事实上,这条措施的另一个目的正是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因为作业是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纽带。
“辅导作业”措施也是创新的机会。教师可以用数字工具试验反向教学法,要求学生先查阅在线课程Mooc,然后再上辅导作业课。这也是互动练习,以不同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外,教育部还将采取其它措施,帮助困难学生。教育部强调巩固基本知识的重要性。今后的初中生,法文会写得更好、法语会说得更好。教育部还将在艺术和文化教育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消除不平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编辑: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