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美第八集团军右翼的韩7师和韩8师首先与志愿军发生了接触。
韩7师的正面为我三十八军,正是前段时间在其手下“屡战屡败”的部队。韩7师以8团为右翼,3团为左翼,配属的第18炮兵营支援这两个团战斗,其5团在德川为预备队,开始向三十八军进攻。
因为该师还未被志愿军打击过,又在价川、飞虎山立下了“不世奇功”,已经彻底在三十八军的连连佯败中昏了头,气焰甚为嚣张。
然而前段时间奋勇追杀我三十八军的韩7师8团、3团,在1531、1203、1304、1307高地一线遭到了志愿军大约一个营的兵力阻击。在这次真正的阻击下,韩军两个主攻团突然失去了前段时间所向披靡的威风,止步不前。
此时韩7师根本还没意识到自己即将遭受覆顶之灾,正摩拳擦掌准备次日再战。韩国棒子想再打,梁兴初可不这么想,上次挨了顿训,正憋着一肚子火。
本来按原定计划是四十二军先配合他先打德川,再打宁远。梁大牙直接跟到三十八军和四十二军开设前指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说,让四十二军该干嘛干嘛去,三十八军包打德川,一天拿下。他倒真不是吹牛或者赌气,前些日子天天跟韩7师在表演,这个部队有多少战斗力他已经有数了。
梁兴初计划以113师从左迂回,切断韩7师向南方向——北仓里的退路;
112师从右迂回,切断韩7师向西南方向——军隅里的退路;
114师正面压上;
另以一支精干侦察先遣分队潜入德川以南,炸毁德川通往顺川、平壤的公路大桥。三十八军侦察副科长张魁印带队的先遣侦察队在渗透中发现,韩军后方确实如彭德怀估计的那样,一片空虚,遂迅速将情况向军里做了汇报。
韩7师此时还混不知死,正大张旗鼓给前段时间在飞虎山战斗中“击败共军”的部队颁奖,准备再立新功。
25日晚,我114师发起凶猛攻击,主攻方向直指韩7师右翼8团,也就那么两三个小时的功夫,韩8团就顶不住了,阵地接二连三被攻破,韩7师师长申尚澈准将被迫命预备队韩5团主力顶上,而且还做出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命令配属的第18炮兵营向北前出,全力支援韩8团方向。榴弹炮又不是迫击炮,要抵近支援干嘛,想不通这个韩棒子。
此时韩7师后方区域只留下了韩5团一个营以及师搜索连和警卫连,左翼的韩3团受到我114师牵制性进攻,居然还被一个营的志愿军击败,前沿阵地全部丢失。
这个时候,韩7师已经离完蛋不远了,它手上能用的兵力已经全部用上了,而三十八军的112师和113师还没动手。
112师这边根本没人管他们,一路大摇大摆穿过了美军、土耳其旅和韩7师的结合部,在26日5时就占领了德川西南方向的云松里等地,这个就是前面说过的美第八集团军越往北去,就越呈扇形,二梯队根本管不过来的原因。
113师运气没112师好,迂回途中遭遇了奉韩第二军军长刘载兴少将命令北上增援的韩二军预备队韩6师的2团。这是个倒霉蛋,113师上次打熙川犹豫不决,丢了个人,师长江潮正一肚子火呢,摁住就是一顿揍,两个韩军营灰飞烟灭。而韩7师负责掩护右侧后的师搜索连此时居然睡觉的睡觉,煮牛肉的煮牛肉,没人把北方的隆隆炮声放在心上,被113师338团尖刀排一个冲锋就抓了50多个俘虏,其余的逃回德川。26日8时,113师也到达指定位置遮日峰一线,韩7师被彻底包围。
当搜索连逃回,韩7师师长申尚澈才知道大事不妙,这个家伙也不知道怎么当师长的,实在是有点后知后觉。当他刚反应过来时,韩第二军的命令已经到了,命令该师3团迅速往左邻美2师38团方向撤退,其余部队嘛,只要你能突围,随便。
在112师、113师行动的同时,114师攻势进展极为顺利,340团和341团急突猛进,韩8团和增援的韩5团主力一败再败。26日5时许,韩8团丢弃全部阵地。在攻击中,我军曾遭韩军北上前出的炮兵猛烈袭击,三十八军副军长江拥辉当即判断敌炮兵为重炮,必定部署在公路一线,查明韩军炮兵位置后,命341团以一个营从侧翼轻装奔袭,韩第18炮兵营被全歼。这样一来,因为韩7师师长的奇怪举动,韩军失去了全部重火力,可能是因为前段时间把共军连连“打败”的原因,这次作战他居然想着要全力和我军对攻。
26日11时,韩5团被击败。除逃往美军阵地的韩3团外(该团被美38团误认为是志愿军,挨了一顿枪林弹雨,不过这个损失韩国人没统计进去,因为是美国爹打的),韩7师师部及主力两个团5000余人被团团包围于十几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15时,三十八军发起总攻,韩军向南、向西南突围均受阻,于是崩溃,做鸟兽之散,19时,战斗结束,仅仅一个昼夜的战斗,韩7师3100多人被歼,美军顾问团8人全部被活捉。
这次战斗虽然放跑了韩3团,其实这是个正确的选择,三十八军这次对战役全局认识的很清楚(不知道是否是因为韩先楚指挥的原因),抓大放小,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德川,为下一步迂回美军后路打下基础。
既然着眼于此,就没必要把整个韩7师囫囵吞下,集中力量在一个重点方向突击即可。
从他们的攻击行动看,114师正面强攻,而且以韩7师一翼为主要攻击方向,坚决的把主要力量集中于一点,要的就是最快时间内打开突破口,宁可放过韩3团,只求突破敌纵深与迂回部队形成合围。另以小部队以凶猛攻势迷惑韩3团,让其误判自己正在遭到我军全力打击,无暇去顾忌其余部队的方向。
而且114师坚决的突击导致韩7师被迫过早的使用了预备队,给113师的迂回行动创造了条件,又使得韩7师彻底失去了后手,只能被动应付。
以两个师迂回,要的就是确保断敌退路,坚决阻击敢于来援之敌,与114师对敌形成绝对优势。要是也向东线那样学,摆开阵势一板一眼打,左翼的又想吃,右翼的也想啃,后方的也要拿,那漏洞就会出来了,迂回那个师到底把部队怎么分,西南方向为主还是南方向为主是好呢?兵力不足的话,人家是突围部队,要跟你拼命的。这样韩7师还是有活路的,那就耽误时间了。韩先楚和梁兴初的战法运用比东线将帅还是要好的。
而且三十八军吸取了第一次战役的教训,战前进行了周密的侦察,储备了大量的作战物资,在战斗中又猛冲猛打,在这种凶猛攻击面前,韩7师彻底丧失了士气。我们都说韩军好打,实际上韩7师不同于6、8师,这个师正是士气高昂的时候,相比其他韩军,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并不是轻轻易易就能拿下的弱敌。三十八军这一仗还是打出了头等主力军的气势的。
再看宁远那边,四十二军军长吴瑞林听说了梁兴初要自己打德川后很是不高兴,当场甩了个脸色给刚到的韩先楚看。不过吴瑞林转念一想,三十八军要自己打德川就打去好了,四十二军自己也是独力去打宁远,一样。于是吴瑞林做出如下部署:
125师正面强攻宁远,打击韩8师10团、21团主力;
126师先以376团为124师开道,而后以376团、378团抢占龙德里、孟山里一线阵地,阻击孟山和北仓里方向韩军援兵;
124师配属126师377团向宁远东南迂回,北攻宁远,打击韩8师10团、21团预备队。
从部署看,与三十八军有相似之处,都是以一个师正面压上,以主力部队迂回后从侧后攻击;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因为四十二军这边韩8师仅为主力在宁远,其预备队16团在孟山,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切断孟山到宁远方向的通路。
韩8师部署是10团为左翼,21团为右翼,第50炮兵营在宁远,师指和预备队16团在孟山。它跟韩7师就不同了,毕竟上次挨过揍,心有余悸,在24日的进攻中发现自己猛攻一天后一步也未能前进,两个团的预备队都被用了上去后,已经就地转为防御了。师长李成佳准将命令预备队16团只留一个营在孟山,主力前出抢占孟山和宁远通路之间的要点。
25日晚21时,125师发起进攻,担负助攻任务的375团首先取得进展,顺利进至宁远西侧。主攻的374团由于在23日凌晨抢先拿下了要点观音岭,突破更为凶猛,战至26日凌晨已经冲入宁远城内,并击破韩10团指挥所,俘虏副团长击毙军官多人。而与其对阵的韩10团是得到第50炮兵营全力支援的,在这种情况下取得完胜,殊为不易。
373团的任务是保障374团左翼安全,牵制韩21团,当晚战斗中未能拿下。
正面的125师很顺利,但迂回的部队却出了点小问题。
在我们迂回的同时,韩8师预备队16团已经奉命奉命前出抢占要点,24日该团已占领孟山北的龙德里,并继续向侧方移动,其1营击败了我预先抢占兄弟峰高地的一个连,占领了兄弟峰要点。遂与我迂回部队先头行进打开通路的376团展开激战。其后抢夺孟山里的378团亦遭遇其2营,敌我双方在孟山东北侧高地一线激烈争夺。这样一来,跟在后面的124师就进退维谷了。
于是吴瑞林当机立断,命376团和372团向龙德里攻击前进,371团跟随在后,待前2个团得手后由南向北攻击宁远。370团和377团当即转为从东南向西北对宁远攻击。
吴瑞林这个决心下的非常及时,此时韩16团已经将其3营也转用于兄弟峰一线,在此地的韩军为16团一个整团,如果不及时改变部署,124师和126师的任务都没法完成。
在376团和372团的攻击下,韩16团顶不住了。韩8师遂命令韩21团撤出宁远右翼阵地,驰援16团。但已经晚了。在吴瑞林命令下370团和377团已经向宁远东南攻击前进,正堵在韩21团撤路上,于是该团被我包围。
这时韩8师还企图守住孟山,严令16团、21团死守孟山,但韩8师全师已彻底崩溃,各部均处于分散突围状态。彭德怀见战局有利,遂命四十二军不要停止,继续向孟山、北仓里攻击。继26日晨夺取宁远后,27日晨,四十二军攻占孟山。同日,攻克北仓里,韩6师已丧失战斗意志,未战先逃。韩第二军残部全部撤至北仓里西南月浦里。
至此,韩第二军7师、8师被我三十八军、四十二军基本歼灭,预备队韩6师失去了一个团,其余部队已完全丧失斗志。美第八集团军已无右翼可言。 本来韩第二军手上还有韩6师大半个师,尚有一战之力,按照他们的任务,是必须保护住美第八集团军右翼的,但无奈两个师都是在一天一夜之内就被志愿军吞掉,全军已经被吓的精神失常,美国爹的死活,他们管不了也不想管了,自己逃命要紧。这样一来就使得美骑兵1师必须向我四十二军方向移动。美军失去了向北增援的最大主力,这正是美2师被歼灭的一个关键。————————————————— 作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这才是战争 微信ID:xiaoxiongchumo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