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新战机服役数倒退5年 俄常规军力被中国反超在所难免

 

article_img

 

△俄军去年接装的苏-35S战斗机

进入2018年后,俄军在过去1年的装备建设成果陆续披露,空中力量是其中比较受关注的一部分。今天,北国防务就来说说去年俄战机生产的情况。

据俄罗斯媒体统计,去年俄军总共接装17架苏-30SM、16架苏-34、10架苏-35,共计43架作战飞机。此外,俄军还接装了6架“准战斗机”雅克-130高级教练机,也就是说俄军去年接装的作战飞机满打满算也就是49架。

客观的说,从世界范围内看,一个国家能在1年内接装40余架战斗机(而且是重型)那绝对是一个不错的成就,可名列前茅。

 

article_img

△2008-2017年俄军接装战机数量,近500架先进战机的数量足够装备2中等规模国家的空军,与中国同期并驾齐驱

 

但毕竟是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这个数字不免就会有人要去“对比”一下。这种对比无非是两个方面:

其一,是和俄军的过去对比,过去9年间俄军总共接装超415架战机,其中超8成是在过去4年生产的(详见列表)。

其二,是和强手比,能和俄军比的当然只有中美,美国的战机产量都是数以百计,一骑绝尘。中国虽然无法得知明确数量,但显然也是以近百计。

可以看出,通过对比的话俄军战机服役数量虽然比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强太多,但相比自己往年却少太多,直接倒退回了5年前,这直接导致其与中美的差距在不断拉大。

 

article_img

△随着米格-35、和有限苏-57的投产,俄军接装战机的数量可能还会迎来一波“小高潮”

 

造成这种“下降”的原因归根到底是俄军自身的需求,受俄罗斯整体国力的限制,可以说俄军能承受的飞机购买数量也就是这么个数。未来几年,随着米格-35订单的下达,俄军可能会在那么几个年度的战机服役数量有所增加,但长远看,每年服役的新飞机数量还是会继续下降,这就是俄军的“常态”。

这样从侧面反应了当前世界常规军事力量的一个趋势,美国一家独大,中国突飞猛进巩固世界第二的位置,俄军常规军力也在不断进步,但受限国力与中美的差距持续拉大,但俄军常规军力相比排在其后国家的优势却也在加大。

 

article_img

△美军新服役的战机,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碾压”中俄

 

那么,有人或许会问一个问题,中国新战机服役数量远超俄罗斯是否意味着中国航空工业的产能已“碾压”俄罗斯呢?就目前来看,答案应该还是否定的。

俄航空工业去年除了给俄军制造战机,还帮中国、埃及以及哈萨克斯坦生产了超20架苏-35、米格-35以及苏-30SM战机,战机总产量应该有近80架,参考前几年的生产,俄航空工业开足马力的话战机年产量超130架问题应该不大。相比之下,中国目前的产能应该已是马力全开。

 

article_img

 

△解放军的需求大,中国航空工业的战机生产显然是开足了马力

但正如前文提到,因为俄军本身的需求减少,外销飞机数量也有起伏,如此从长远看的话,产能只能是萎缩。而中国的需求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会十分强劲,产能也将扩充,超越俄罗斯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是很短的时间。article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