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英国

英国专家表示英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可被中国所借鉴

国际在线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英国记者 梁弢):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这一天的设定目的在于在全球范围内树立尊重知识、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英国商界专家日前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从英国同行身上看到了创新发展带来的机遇与丰厚回报。

本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在演讲当中,习主席提出了“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重要论述。近日,记者就习主席对于创新话题的这一论述专门采访了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佩里指出,中国要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就意味着要在技术以及创新领域成为世界的领军人物,而这不光表示在货物出口及贸易额上中国要走在世界前列,同时在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方面同样如此,“我近期在与习主席会面的时候,他专门强调,中国要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志就是要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长足的发展。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我认为创新就是中国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和基本策略,‘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的发展核心战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企业的发展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才能真正和西方跨国公司平等对话,共同合作。”

佩里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决定大国崛起的基石。英国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在科技创新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为中国的创新发展所借鉴,“中国在进行科技进步和发展的时候,可以从英国的身上看到创新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回报。你可以发现,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更多参与进创新发展当中,就意味着更多的商机和利益回报。”

佩里同时指出,创新是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植和资本投入的,但是其回报是丰厚的。因此,从国家到企业的层面,相关决策人要充分了解到蕴藏在科技创新投入背后的巨大利益回报,“创新在一定意义上要求研发资本的投入,但是它的回报是丰厚的。中国应该注重这方面的成本投入,否则会失去一些发展的良机。技术的进步就代表着发展的动力和效益的扩大,中国企业应该从英国同行身上看到这样的启示,把创新的步伐迈得更大一点,相应获得的回报就会更多一些。”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英中贸易48家集团。上世纪五十年代,该集团工商界人士克服重重阻力实现访华,被誉为“破冰者”,此后数十年48家集团俱乐部一直致力于对华友好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