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

这些国家的精品农业有特色

article_img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绿河谷咖啡种植合作社的咖啡烘焙师在烘焙咖啡豆。

人民日报拉美中心分社 路易斯·布兰科摄

article_img

新西兰北岛蒂普基镇的一家奇异果农场。

人民日报记者 陈效卫摄

article_img

荷兰西部城市莱顿近郊的一家鲜花农场。

人民日报记者 刘 赫摄

近年来,多国农业部门加快农业精品化发展进程,提升农产品竞争力。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各国正积极探索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与市场份额的路径。非营利性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也表示,通过创新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精品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增强国际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近日,人民日报记者走进巴西、新西兰和荷兰等国具有代表性的农场和交易市场,探访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业精品化发展之路。

巴西——

发展精品咖啡开拓高端市场

清晨,阳光洒落在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圣芭芭拉咖啡农场。农场内,一排排翠绿的咖啡树整齐排列,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农场聘请的专职科研人员莫斯卡·菲亚诺,一边仔细记录着咖啡长势,一边俯身捏起一颗成熟的果实认真观察。虽然该农场种植咖啡只有不到10年时间,但由于采取科学的种植方法,在该地区举办的精品咖啡大赛中屡屡获奖。

据巴西咖啡出口商协会执行董事马科斯·马托斯介绍,早在100多年前,巴西就已是全球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但很多消费者是通过星巴克等连锁店才喝到巴西咖啡。面对全球咖啡市场的激烈竞争,巴西咖啡种植者更加注重运用科技化手段提升产量和品质。“如今,巴西很多咖啡种植园采用现代化灌溉系统、精准施肥技术和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让咖啡豆品质更稳定、风味更独特,在国际市场更有竞争力。”马托斯说。

从米纳斯吉拉斯州的高海拔咖啡庄园,到圣保罗州和南部地区精心培育的咖啡新品种,巴西涌现出诸如黄波旁、瑰夏等精品咖啡品类。这些精品咖啡凭借独特的风味、均衡的口感和可持续的种植方式,在国际市场上积累了良好口碑,推动巴西农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升级。巴西农业部门和行业协会也积极推动咖啡种植业精品化转型。马托斯表示:“近年来,相关部门和协会鼓励咖啡种植园聘请科研人员参与育种工作,或与当地大学开展合作,提升咖啡的产量和质量。”

巴西政府和行业协会还非常重视精品咖啡的品牌推广,巴西精品咖啡协会专门建立了认证体系和产地溯源系统。根据巴西小企业促进局的数据,巴西每年出口精品咖啡约1000万袋,拥有地理标志的地区每年咖啡生产潜力约为3800万袋。

近年来,巴西咖啡种植业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米纳斯吉拉斯州的巴里纳斯农场,每两行咖啡树中间都种植了其他低矮植物,以减少水土流失,维持生物多样性。农场还建设了太阳能发电设施,实现电力自给自足。亚马孙地区的咖啡种植者建立起可持续认证体系——雨林联盟认证,获得该认证的咖啡豆价格可高出8%—60%。该农场负责人蒂亚戈表示,这体现出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市场价值,只有坚持环保理念才能让庄园长远发展,使产品更加受消费者青睐。“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营销的根本,我们必须向消费者传达这一点。”马托斯表示。

新西兰——

产销全链条打造精品好果

不久前,2025年首批新西兰奇异果运抵中国港口,并在各地线上线下平台销售。其中,经20多年培育的新品种“佳沛宝石红奇异果”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新西兰佳沛国际集团预计,2025年该品种产量可达1.08万吨,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占比约40%。

新西兰奇异果产业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新西兰佳沛国际集团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副总裁伊万·金塞拉告诉人民日报记者,早年果农们各自发展甚至恶性竞争,导致奇异果产量、品质和价格经常波动,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1988年,2700多位果农联合成立新西兰奇异果营销局,构建起选育、种植、配售推广一体化流程。1997年,新西兰奇异果营销局更名为新西兰佳沛国际集团,佳沛品牌在全球70多个国家完成商标注册。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新西兰奇异果产业走上了品牌化发展之路。

奇异果在种植和采摘环节需要遵循多项标准。据金塞拉介绍,农场主需要在3年时间通过7项严格考核,才能获得奇异果有机果园资质认证。这些考核涵盖果园土壤条件、有机肥料使用、幼苗追溯等方面。为抵御大风、冰雹等灾害,果园四周需种植10米高的松树或白桦树防风墙。每到奇异果开花期,果园需在每公顷放置至少两个蜂箱,采取封闭式管理以保证授粉效果。果农采用手工采摘方式,每个品种先取样90个进行残留物、酸甜度、营养含量等检测,合格后方可大规模采摘。

销售环节同样精益求精。果实采收后,立即送往加工车间进行分类、包装和储存,整个程序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在包装过程中,通过称重和光学检测进行分级,过轻或过重、体型不均的奇异果都将被淘汰。为保证奇异果的品质和口感,需要在恒温、恒湿、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贮藏。此外,新西兰政府还会对出口奇异果进行开箱随检,一旦不合格就将整批退回。“从生产到销售全流程保持高标准,既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又使果农专注于提高品质,达成了严格意义上的双赢。”金塞拉说。

荷兰——

高效拍卖与物流保障鲜花出口

一大早,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郊外的阿斯米尔鲜花拍卖市场已是热闹非凡。刚运来不久的鲜花上还挂着水珠,空气中花香四溢,与此起彼伏的竞价声相互交织,绘就了一幅“鲜花王国”的生动图景。数据显示,受春季消费及节日行情带动,2025年1月,荷兰花卉和植物出口额同比增长7%,延续强劲发展势头。

阿斯米尔鲜花拍卖市场是荷兰最大的鲜花拍卖市场,由荷兰皇家花卉拍卖集团运营,占地面积达77.5万平方米,交易的花卉和植物种类超过3万余种。独特的“降价拍卖”模式,是该国花卉产业高效运转的重要一环。在鲜花拍卖大厅,35个拍卖钟同时运行,每一个拍卖钟代表一种花卉。拍卖时,指针从高价向低价转动,买家需把握时机按下电钮以确定成交价格。这种拍卖方式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减少了鲜花的损耗。

拍卖结束后,鲜花即刻被运往配送大厅,在电子系统精准管理下,根据买家订单快速完成分类。配送大厅还建设了长达15公里的高架跑道系统,每日运输量相当于200辆卡车的单次运输量。荷兰皇家花卉拍卖集团还打造了全球最大的冷藏设施之一,构建起全链条冷链运输体系,保障鲜花快速销往全球。通常情况下,当天剪下的鲜花,次日下午便能送达德国等周边国家。据统计,该市场日均交易达4300万朵鲜花、500万株植物,总销售额占荷兰花卉植物销售总额的54%。

据荷兰花卉产品批发商协会统计,2024年荷兰切花和植物出口额达71亿欧元,同比增长4%,约占全球花卉贸易量的60%。相关机构预计,2025年荷兰花卉市场规模约为51.1亿美元,到2030年将攀升至64.3亿美元。当下,荷兰花卉行业正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培育、包装、运输等环节践行绿色节能理念。荷兰花卉产品批发商协会负责人马蒂斯·梅斯肯表示,全球消费者对于鲜花的需求是持续存在的,荷兰花卉业将在确保供应链稳定的同时打造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记者 陈海琪 陈效卫 郭梓云)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13日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