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美军柳潭里指挥官利兹伯格上校决定突围,其实让他们停止向西北进攻开始突围的命令直至30日晚19:20才到,但利兹伯格上校这个提前做好的突围计划为柳潭里的美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现在利兹伯格先生还要再给陆战7团3营一次机会,他命令3营一个整营去攻占1542高地和1419高地,G连和I连攻打1542高地,H连攻打1419高地。拿下这两个高地美军就有了前进的立脚点,然后陆战5团3营出发为前卫,负责打通主补给线。为啥是这两个营先干活呢?因为2位营长大人的原因,两个3营实力现在是最强的,那不好意思了,以前你们没怎么出力,现在就得当苦工去。同时,5团2营守柳潭里西南高地,5团1营守柳潭里北部高地,这两个营是后卫。7团1营走弓背路迂回行动去救F连,同时也是另一个拳头。美军计划两个拳头在德洞山口会师。这个就是美陆战1师师长所谓的“向南进攻”。美国海军和空军向史密斯保证每天会有300架次以上的战斗机、轰炸机协助部队行动。海军陆战队就是好,空军、海军航空兵都能用,这点其实是陆战1师能突围的一个蛮重要的因素。
在这时志愿军已经有大面积的冻伤出现了,甚至冻死的都很多。我们先来看看12月1日这一带的态势,见柳潭里美军突围战斗示意图。
79师和59师对美军形成包夹之势,94师也正在赶来,态势是蛮好。可是我们别忘了这已经是战斗打响后的第5天了,由于补给跟不上,部队冻伤严重弹药也很缺,吃的呢几乎没有。
12月1日凌晨,柳谭里美军下达撤退命令:
1、 陆战7团3营首先夺取1542高地和1419高地,作为后撤行动出发阵地;
2、 陆战7团1营利用夜暗实施越野机动,增援德洞山口的F连,并确保德洞山口直至掩护主力通过;
3、 陆战5团3营为前卫,在1100高地至长津湖西南占领阵地,掩护主力北侧;
4、 陆战5团2营在后撤开始时必须确保1294高地,掩护陆战5团1营和3营撤退后,然后开赴1276高地接替陆战7团1营的防务,掩护主力后撤的西北侧,主力通过1276高地后作为后卫,陆战5团1营放弃对1240高地进攻后至1100高地组织防御,掩护主力后撤的东北侧;
5、 陆战7团3营在后撤开始后必须确保1542高地和1419高地,待陆战7团1营和陆战5团3营通过后,掩护主力东南侧;
6、陆战7团2营为预备队。
上午8时,柳潭里的美军开始突围。但截止下午3时,负责攻占1542高地和1419高地的陆战7团3营还在两个高地山脚下磨磨蹭蹭。我敢打赌,此时陆战7团团长利兹伯格上校肯定恨不得冲过去给他的3营营长哈里斯先生几个狠狠的大头巴掌。幸好此时陆战5团3营营长塔普利特中校又转变回了军人本色,他对哈里斯的磨洋工大为不满。他向副团长弗雷德里克·道塞特请示,要求不要管7团3营能不能完成任务了,他的营自己前进。这倒是蛮有勇气,陆战7团3营还没完成任务,公路两侧的高地都在志愿军手里,这时充当前卫出发是要挨枪子的。
利兹伯格(美国人宣传在柳谭里的两个团在没有师一级指挥官在场的情况下,密切合作、精诚团结,建立统一指挥从而保证突围的成功,实际上陆战5团团长默里有点不行了,主要是利兹伯格在指挥)同意了陆战5团3营的请求,该营以唯一一辆M4A3坦克开道,工兵排以两辆推土机继后,陆战5团3营H连在公路上跟随推土机,I连在西,G连在东,陆战7团2营保护105榴弹炮的第11炮兵团3营继后,其余炮兵分为9个排编入步兵连。美军开始突围前进。
利兹伯格同时命令7团1营绕回来帮助3营攻击1419高地。战至下午4时,在数百架次的飞机协助下,陆战7团1营和3营H连终于冲上山顶,志愿军176团2营5连、6连无人退缩,奋起搏杀,但寡不敌众,经过三个半小时残酷的白刃肉搏,美军击败了1419高地的志愿军守军100余人。晚上7时30分左右,最后一名战士被美军刺死,全部牺牲。这时,陆战7团团长利兹伯格上校为了惩罚3营这帮熊包命令戴维斯的1营带上H连没伤的一起走,可悲的7团3营,此时他们的H连已经大半伤亡。而陆战7团3营另外两个连拼尽全力也没拿下了1542高地,只能在山坡上构筑防线防止志愿军冲上公路。到了晚上,该营居然只留部分人员警戒,开始睡觉了,我真的很想知道,现在美军还有多少官二代在部队里。
二十七军根据战场情况命令79师236团立即尾追美军,师主力迅速恢复1542高地,59师恢复1419高地,94师(欠281团)迅速南下做平行追击,81师迅速西进至死鹰岭以东地区协助59师防御。
在美军开始突围时,236团已经对1282高地发动猛攻,这时驻守的美军是陆战5团3营G连(此时还没归建充当前卫)。1282高地的阵地易手达7次之多,如果拿下此高地对柳潭里准备撤退的美军主力来说将是个可怕的灾难。可是没办法,这时79师的冻伤人数已经很严重了,战斗力无法和27日夜晚相比。但也必须承认这个G连打的非常好,他们一直坚持到陆战5团1营来接替他们。随后,12月1日中午,美军主动放弃1282高地转入柳潭里村南的1276高地继续阻击。236团这时犯了个错误,在陆战5团1营还没完全进入阻击阵地时,236团已经尾随进入了柳潭里,但该团没有利用美军陆战5团1营尚未完成防御的有利时机进行进攻而是在村里清理战利品。不过这个只是理论上的错误,236团其实无力再战了,饿了好几天了再不找点吃的喝的穿的,236团可能会全团都得冻死饿死。要是那时就有炒面就好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只要肚子里有点炒面肯定还能打下去,说不定就能冲上1276高地,那陆战5、7团战斗群就真麻烦大了。 1日黄昏,美军停止前进构筑环形阵地组织防御。 当日晚,志愿军对美军突围部队展开殊死攻击。 在最北面,稍微恢复点元气的236团再次对美军发起进攻,这次的对手是陆战5团2营,该营没能顶住236团攻势,79师的部队确实打的相当好,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战斗意志,仅仅是吃了点东西,又生龙活虎。但美军夜间战斗机出动,这是比较罕见的,对陆战2营阵地前200米范围内进行了集束火箭覆盖射击保住了阵地。但236团没有放弃,美机一走继续进攻,战至2日中午,美机再次助阵,掩护陆战5团2营脱离战斗。
而另一个后卫,陆战5团1营遭遇了94师向南挺进部队,94师伤亡惨重。
当日,得知1419失守后,戴克林命令175团2营加强176团两个连(实际因为战斗和非战斗减员实际兵力是5个排),陆战5团3营G连没能保住之前兄弟部队血战拿下的高地,2日凌晨,1419高地被59师夺回。
12月2日凌晨,235团转入1542高地对陆战7团3营发起反击,3营7连和9连从两侧实施包抄突然冲上山坡开火,很多美军在睡袋中毙命。此战志愿军以1个营击溃美军2个连,陆战7团3营受此打击后,G连和I连剩余200人不到。其中后来的国防部长迟浩田率该团7连一个排半个小时内又连夺4个小高地,陆战7团3营再次付出30余人伤亡的代价,但因兵力不继,未能进一步发展进攻。天亮,美军凭借空中优势守住了最后保卫公路的防线。迟浩田时任79师235团3营副政治教导员。
在1581高地,235团1营对陆战5团3营发起勇猛攻击,一波接一波冲向美军阵地,陆战5团I连伤亡大半后终于守住阵地,该连还剩下40余人。
注:上一篇把1581高地和1542高地标注反了,抱歉
当日凌晨,陆战7团1营拖着3营H连拿下1520高地。高地上的志愿军仅60人,而且全部冻伤,无力阻击,更重要的是,志愿军没想到美军会这样行动,也没防备。
这时,59师发现美军试图迂回死鹰岭和福克斯高地,二十七军命令94师迅速南下,防止敌夺路东逃,但已经来不及了。94师因为冻饿、美机空袭以及1日晚赶路时从美军阵前通过,未战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12时,第九兵团急调81师242团和243团东向增援。
2日6时,美军该营攻克1653高地,离福克斯高地近在咫尺。11时,抵达了F连的阵地,行动非常顺利,仅亡3人,伤22人。戴维斯的1营到达福克斯高地意味着美军在突围的路上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立足点,这是突围成功的关键,是美军干得非常漂亮的一步棋。现在福克斯高地有5个连的陆战队了,实力很强大。
2日白天,突围美军整理编制再次前进,陆战7团2营D、E连奉命加强前卫的陆战5团3营,前出反击1419高地得手,59师175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方策率最后6名战士发起最后一次反击,无人生还,一直到1954年才在高地主峰上找到他的尸体。因为没人生还,不知道到底战况是什么样的,但可以肯定他们冲上了高地,仅仅凭他们7个人。我们从来不畏惧敌人的强大,无论从前还是现在或是将来,正是因为有他们这些人,给了我们勇气和信念。
中午时分,美军各部在强力空中掩护下与79师脱离接触,美军成一路纵队继续前进,其队列为:陆战5团3营(混编2营D、E连)、炮兵车队、陆战5团1营、陆战5团2营、陆战7团3营。
59师在美机不间歇的空中火力压制下还是奋起阻击,但在这种空中火力下,志愿军已无法集结,只有少数班组为单位的战士冲上了公路,但随即遭到美军火力压制。
2日晚, 59师其实已无力再战,但175团和176团还是拼尽全力进行突击,但战果只是摧毁了1门105榴弹炮。这时美军成一路纵队行军,且也遭受惨重伤亡,正是美军最薄弱的时候,但我们真的是无兵可用了。美军突围组织其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一种一字长蛇阵根本不适合突围战斗,但美军伤亡惨重已经有点顾不得了。前面提到94师未战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要是94师这2个团这个时候能加入战斗,胜负还在未知之数。据说,94师是因为部队冻饿,又遭受美机空袭,所以无力作战。这个么,我也不想说啥。
作者简介:王正兴,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这才是战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