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大运河》剧组在柏林博德博物馆前合影留念。(《欧洲时报》记者陈磊 摄)
【欧洲时报记者陈磊柏林报道】7月4日晚,中国文化遗产传播舞蹈剧《遇见大运河》在德国首都柏林海上将军宫剧场成功上演。该剧用文化遗产这一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以运河文化为依托搭建起东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近两个小时的精彩演出,赢得了在场数百中德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习近平主席抵达德国展开国事访问之际,《遇见大运河》开始了世界巡演的第三站,与柏林观众见面。此前该剧在法国的尼斯和巴黎成功上演,受到当地观众喜爱。《遇见大运河》是中国首部文化遗产传播剧,由杭州歌剧舞剧院历经3年创作磨砺而成,2014年5月在杭州首演。《遇见大运河》用现代表现形式展示了中国大运河被开凿、繁荣发展、被遗忘和被保护的过程,表达了对真实、完整的文化遗产现实命运的思考和判断。
《遇见大运河》总导演崔巍对记者表示,自2014年5月首演以来,《遇见大运河》已走过中国大运河沿线6省2市(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河北、天津、北京),演出百余场。继法国和德国之后,剧组还将前往英国、埃及、巴拿马、新加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遇见”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等十多条世界著名运河,通过巡演,以运河文化为依托,搭建起东西方交流沟通的桥梁。而在世界运河遇见之旅的征程中,《遇见大运河》剧组邀请杭州国画院的老师们创作了一副7米长手绘的中国运河长卷。在此幅长卷中,金鉴才老师书写“遇见大运河”,钱伟强老师作《运河赋》,吴常青老师书《运河赋》,金心明老师画运河山水长卷。
当晚,柏林的观众也在长卷上签下了保护、传承世界运河遗产的祝愿和决心。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老祖宗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她见证了城市的沧桑巨变,承载了宝贵的文化记忆。传承保护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延续的一件大事、好事。崔巍进一步说道,世界运河遇见之旅,这不仅仅是一场演出,这是一次很好的传播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的平台,她深刻牢记着祖国赋予她的使命,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次可以展现伟大祖国厚重历史、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机会,要通过她的艺术,尽情的去展现、去释放。
(编辑:李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