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历任内政部长不断采取措施,吸毒者的数量却难以减少。2023年,法国约有500万人经常吸食大麻,其中90万人每天吸食。同年,有110万人尝试过可卡因。毒品查获数据反而反映出毒品交易的成功,因为交易越多,查获量自然越高。蒙彼利埃大学(University of Montpellier)的刑法学教授扬·比西乌(Yann Bisiou)指出:“在法国,毒品从未如此容易获得,政府采取的所有措施都毫无效果。”
罚款措施的“彻底失败”
达尔马宁在担任内政部长期间曾解散了司法警察,导致专业调查人员缺乏足够的组织资源来打击大型毒品网络。他推行的“清理行动”虽然抓捕了一些小角色,但毒品交易点很快被其他团伙接手,交易更加猖獗。意识到此前措施的无效性,政府开始将矛头指向吸毒者,通过定罪以及自2020年起实施的罚款措施来打击毒品消费。
罚款效果不佳。比西乌教授指出:“这是一场灾难,彻底失败了。罚款的征收率仅为30%,这意味着在三分之二的情况下,警察和宪兵的工作都白费了。”该措施原本旨在简化执法程序,避免警方陷入繁琐的毒品使用者处理流程。如今,政府又考虑将没收手机纳入其中,但这需要警方先抓捕嫌疑人,再证明其手机用于联系毒品卖家。
手机没收措施的局限性
法国国家警察联盟(Alliance Police Nationale)全国代表埃里克·亨利(Eric Henry)认为,这一措施与罚款的初衷相悖,但也不失为一种手段。他指出:“这一措施更多是为了表明,我们需要继续调整策略,扩大打击毒品犯罪的手段,包括针对买家。”他还提到,如果该措施被判定合法,可能会有助于打击小型毒品网络。例如,当一个年轻人拥有一部价值800欧元的手机,而这部手机可能会被没收时,他可能会三思而后行。
然而,比西乌教授认为,司法部长宣布的这一措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失败承认”。他指出,没收手机在毒品犯罪中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24年6月就已简化程序,将毒品使用者当作贩毒者对待,没收手机成为可能,但这并非立法的初衷。比西乌教授认为,消费者将“很快找到绕过这一措施的方法”。他警告说:“一旦新奇感过去,这一措施将变得无效,而且它并不能解决毒品问题。”
来源:《20 minutes》
